您的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经济

锐意拼搏 2018年经济建设和发展显著成绩

发布时间:2019-01-16 14:58 来源:政府工作报告 阅读次数: 字体:【  

2018年,是全区上下攻坚克难、负重前行,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四个年”活动为抓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08亿元,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亿元,增长11.5%。实现财政收入22.7亿元,增长12.1%。

(一)强化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兑现奖补资金1250万元。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数达33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工大开元获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第九名,列全省第一。组建滁州大学科技园,入选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

工业质态不断优化。发展战新产业,净增战新产业企业6家,总数达19家,产值同比增长20%。全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车间分别达8家、14家、2个。南谯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新产业基地获市考评优秀等次。扶持壮大企业,滁州中联矿山资源配置到位,产值突破15亿元,获评全市“十优工业企业”称号;博康模具开发新产品、恒昌机械新上生产线扩大产能,产值均超5亿元;远达彩印、加和智能家居当年投产当年升规;新增规上企业5家,总数达142家,其中亿元企业64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58亿元,增长16.4%。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4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0.5%。企业贡献不断增强,纳税超千万元工业企业达6家,其中,滁州中联超8000万元,恒昌机械超4000万元,超越环保超2000万元。

服务业特色更加鲜明。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净增限上商贸企业6家,总数达107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10.1%。外贸主体不断壮大,出口额超500万美元企业3家,金诚金属居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百强榜第69位。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3A景区3个、研学旅游基地2个、优秀旅游乡镇1个;举办特色旅游节庆活动6次,黄圩湿地旅游度假区启动路网建设,乌衣非遗研学基地开园。

(二)强化改革攻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去降补”一体推进。加快淘汰“三高一低”产能,煤炭消费量下降4190吨,万元GDP能耗下降4.21%,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滁州中联成为全区首家获得省级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普惠性降税政策,下调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兑现企业奖扶资金2821万元,为企业减负近2000万元。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盘活企业6家,清理收回闲置土地7宗430亩。

“放管服”改革更加深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新增私营企业1305家、个体工商户2290户。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事中事后监管更加严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稳步推进,建成区、镇、村三级覆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99.7%的事项不出门即可办理。完成8235个事项流程再造,平均办件时限压缩1.34个工作日。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用电、融资等问题275个。区工商联荣获“2018年度全国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金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皖东银行存款余额127.1亿元,增长4.8%;贷款余额75.7亿元,增长13.4%。大力开展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等业务,新增政银担业务8.2亿元、税融通业务6440万元、续贷过桥业务4.2亿元。10场银企对接活动落实贷款2.5亿元,惠及企业50余家。企业上市实现突破,协众家电登陆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为滁州市近年来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7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设立10亿元理想产业发展基金、5亿元科创城产业基金,助力重点项目落地。

(三)强化项目建设,发展基础逐步夯实。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其中融创乌衣古镇文旅综合体、华东中国摩、常春藤国际学校等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利维能电池、中南高科智慧小镇等一批大项目启动建设。众望科希盟、远达彩印包装等18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开元环保、光大生物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达产。加大项目申报争取力度,落实项目112个,到位补助资金5.76亿元。

载体建设更趋完善。经济开发区扩容升级。南谯工业园区成功去筹,获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南谯经济开发区。园区新建道路4公里,道路“白改黑”20.6公里,新建污水管网8公里,新建及提升绿化工程约22万平方米,新增工业用地约3700亩,新签约项目17个。高教科创城展现新颜。邀请中规院高标准开展总规优化提升工作;汇智湾片区、南工大研发区、军民融合示范区三大片区在建工程加快推进,科研楼、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等一批生产生活设施基本建成,综合生活楼投入使用;华为滁州云、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西交大科技园滁州分园、中财大科技园滁州园等15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

(四)强化产业富民,乡村振兴初显成效。

农业质效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省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总数突破50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6个。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绿色增产示范片3个,新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稻虾连做”发展到1.3万亩,改建菊茶基地3000亩,新增高端草坪5000亩、中药材基地3000亩,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0%以上,提升1万亩水果基地生产标准,获评“滁菊安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农业机械化,成功创建“国家平安农机示范区”。

乡村面貌进一步改善。美丽乡村加快建设,完成沙河、腰铺、黄泥岗3个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张浦郢中心村建设,启动珠龙镇珠龙中心村、章广镇孟洼中心村建设,首次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34.6公里的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完工,63.8公里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竣工,43公里的扩面延伸工程交付,改造危桥2座。完成6座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农村电网工程项目25个。实现村级光纤全覆盖。完成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复垦4884亩。

农村综合改革亮点频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清产核资,“三变”改革试点实现镇级全覆盖,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网络全区贯通。成功承办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联系点工作推进会。“委托经营”创新农村饮水管理模式典型经验被《新华社智库专报》刊登。琅琊山仙居谷小镇、章广自行车运动小镇纳入滁州市特色小镇名录库培育。

 

 

 

(南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