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区林业局2021年工作总结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07 15:38
    【字体:打印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支持指导下,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抓手,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1181亩、森林抚育3万亩、封山育林0.8万亩、城市新增绿化6000平米,有序推进林业“三防”工作,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增绿增效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开门红,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和亮点工作

    (一)持续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坚持创新引领。有序推进4个市区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建,重点推进红琊山国家级麻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坚持创新理念。实施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二期项目,参与研讨和编制《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南》、《人工林经济可持续利用指南》、《人工林立地生产力护指南》、《促进碳汇的人工林经营指南》等4项技术规程。坚持创新发展。麻栎9个良种获安徽省林木良种委员会认定,并获得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认定,填补了全国麻栎良种培育空白,“麻栎良种多目标选育及高效培育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荣获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梁希奖是我国林业行业最高水平的科技奖项)。坚持深化改革。完成基层林业站垂直管理改革,完善林长制“五个一”平台,开展林权抵押贷款7602万元、中央财政贴息123.3万元,落实公益林质押权贷款50万元,落实公益林综合保险51311.9亩和保费80046.56元。

    (二)积极创成国家级麻栎林业产业园

    根据市委、市政府 “三棵树”发展战略,对标滁州市委2021年1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国家麻栎产业发展规划和南谯麻栎国家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加快麻栎“一域、三园、五组团”布局,加快麻栎炭用林标准化建设,构建以“菊花炭、香菇、柞蚕”为品牌的麻栎全产业链经营新体系,打造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样板;申请创建国家级南谯麻栎林业产业园,被初步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三)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工作

    国土绿化取得新业绩。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要求,持续推进“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将湿地松低产林全部改造成麻栎、薄壳山核桃等高效林,全区累计完成各类人工造林11181亩,占省下达7000亩计划任务的159.7%。森林质量取得新提升。完成高标准森林经营活动41000亩,其中长防林封山育林8000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10000亩、省级森林抚育20000亩、退化林修复3000亩。森林创建取得新进展。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个,完成义务植树50万株,有效提升美丽乡村宜居水平。森林城市取得新延伸。有序推进市政道路绿化项目,实施了丰山路、新华路、支一路、支二路、科技大道、安宁北路、兴隆路等绿化工程,新增绿地6000平方米,不断提升南谯新城宜居宜业水平。

    (四)加快完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

    构建林业执法新体系。组建林政管理服务中心,充实重点林区林政管理员队伍。提高执法能力水平。通过举办林业执法培训班、季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以案代训等方式,以及“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不断提升执法队伍素质。依法治林取得新突破。全年接出警60起,开展林区巡查100余次,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7期、已办结12起,调解林地纠纷20余起,救助野生动物10起,收缴罚款8万余元,有效打击毁林犯罪行为,打造和谐平安林区。

    (五)强化林业生态保护管理

    推进森林督查整改。完成2020年森林资源管理40个问题图斑整改,核实2021年度森林督查疑似图斑,为加快查处整改提供依据。完善公益林保护机制。优化调整公益林9000余亩,使涉及农民利益的小面积人工纯林和竹林有序退出,解决群众增收难题;发放生态补偿资金217.42万元,让保护生态者有稳定收入。依法开展林地征占用管理。依法审批征占用林地17宗、29.7公顷,有效保障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地保护持续加强。为第一批51个湿地保护小区设立标识牌,发布第二批区级重要湿地名录,开展湿地侵占排查整改工作,湿地保护率达到54.72%;完成自然保护地-红琊山省级森林公园优化整合和修编工作,结合乡村振兴完善红琊山省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生态服务水平。

    (六)扎实做好林业灾害防控工作

    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南谯区森防应急预案》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提升林业灾害防控能力。全方位防控森林火灾。推进“防火码”应用,刷写宣传牌112座,悬挂宣传条幅260条,张贴森林防火令8000份,举办森林防火宣传进社区、进集市、进校园活动38次,装备镇村级消防队46个,开展风险普查和数据库建设,不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督查,落实24小时值班、林区宣传车巡逻和森林防火信息群,不断增强“人人有责”意识,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科学除治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制定南谯区松材线虫病五年防控实施方案,落实“六专”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加工、调运疫木及木质包装材料行为,超前采伐松林8200亩,择伐枯死松林5400亩;网格化防控美国白蛾,开展社会化防治服务,引导企业和林农自防,防治面积4.3万亩,任务完成率100%,防治后叶片保存率98%以上。

    (七)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

    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十四五”林业发展目标,编制了国家级麻栎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薄壳山核桃产业规划、苗木产业、森林康养、林下经济和现代林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坚持园区化示范。重点打造麻栎“一树三宝”(菊花炭、香菇、柞蚕)为主的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麻栎产业示范园区,积极推动人工林木炭出口权;加快万亩枫园、红琊山麻栎科技创新、珠龙精品苗木、滁河雪松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国家和省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广自主创新的麻栎炭用林培育技术规程,全面提升30万亩麻栎人工林标准化建设;推广运用麻栎9个优良品种,加快麻栎良种化进程;引进木醋液精加工技术专利12个,加快木炭产业有害烟尘“资源化”利用;推广薪炭林与柞蚕复合经营模式,不断延长麻栎“产业链”;培育“皖栓1号”等栓皮栎良种2个,收集槲树、短柄枹等壳斗科树种13个,加快栎类种质资源库建设。碳汇资源有序开发。开展碳汇造林500亩,与广碳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与中联水泥初步达成碳汇交易意向,通过碳汇交易实现碳中和,促进林农增收。坚持龙头带动。开展以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林场创建工作,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使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达到8家,在麻栎、木炭、园林绿化和人造板产业发挥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全区林长制工作卓有成效,但仍存在基层林长履职不到位、林业执法保障能力不足,部门协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

    2022年工作计划:重点围绕林长履职尽责、“五大”森林行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以法治理念实施平安森林。不断完善以区护林大队、乡护林中队、村护林小队为主体的网格化护林体系,落实“一林一员”网格化管护。逐步健全森林防火监测网络,强化专业防扑火队伍建设,全面推行“防火码”进山入林。完善提高公益林补偿、古树名木保护等机制,进一步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充实执法力量,不断完善新形势下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落实“一林一警”责任制度,健全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肃查处非法占用林地、侵占湿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盗采野生植物、破坏自然保护地、损害古树名木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打造南谯平安森林。二是以科学理念实施健康森林。深入开展“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推进“村村栽万树、林果进庭院”绿色家园建设。结合国土“三调”科学划定造林绿化空间地块,全面实施长江、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形成区域联动、城乡融合、部门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建设体系。实行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经营,完善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推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大力实施公益林保育、用材林培育、经济林增效、退化林修复、国家储备林建设、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提升等工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开展麻栎人工林森林认证,推动人工林木炭出口权。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坚决实施松材线虫病歼灭战、美国白蛾围歼清剿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程,不断打造南谯健康森林体系。三是以产业化理念打造金银森林。重点围绕麻栎炭用林、枫树苗木、人造板和林下经济等产业升级,以国家重点林业企业为龙头、以枫树和麻栎两个省级示范区为引领着力打造麻栎全产业链经营样板区、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科技创新发展引领区,争取栎炭出口权获批,提升林木产品价值,增加林农收益,助力乡村振兴。四是以市场化理念实施活力森林。用好林业增绿增效奖补、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改革、林权抵押贷款和中央财政贴息政策,积极对接金融机构,用活 “五绿兴林劝耕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国元护林保”等金融产品,推动南谯50多万亩森林释放活力。五是以工程化理念实施碳汇森林。持续结合国家战略储备林、长江防护林和林业碳汇项目等重点工程,主动与广州市广碳碳排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对已经计入的742万吨碳汇产品加快市场交易,依托区乡投公司和昌春木炭合作社等,探索碳流转、碳收储、碳质押等方式,推进森林碳汇交易和森林生态效益的有效实现。六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