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2-22 00:00
    【字体:打印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2月15日在南谯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杨德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应对发展空间受挤、建设资金缺乏、企业经营困难等诸多难题,按照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富区、绿色兴区、同城发展、特色富民”五大战略,戮力同心、攻坚克难、逆势而上,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上10亿元台阶,增长2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增长3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9040元,增长18.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6%。

    (一)以工业经济为主导,抓主抓重、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工业经济破难奋进。加大企业帮扶帮办力度,研究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对108家在保企业减免保费310万元;为33家企业提供土地使用税政策补助217万元;将19家企业纳入推荐使用地产品目录,扩大了产品销售渠道;开展助保金贷款业务,7家企业进入“重点中小企业池”,发放贷款1020万元;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融资8.17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实施“百名干部帮百企”行动,区领导与148家企业和重点项目结对帮扶。通过努力,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增加值30亿元,分别增长15.4%、14.6%。规模以上企业达100家,净增15家,亿元企业25家,纳税超百万元企业33家。迪蒙德模具、恒恩光电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个,高新技术产值达29亿元;申请专利227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80件,授权4件。

    农业地位更加巩固。粮食生产实现“九年丰”,总产24.95万吨;农民增收实现“九年快”,比上年增加1424元。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其中省级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60家,新增16家;农业“三品”认证数达75个,新增11个。特色农业发展形势喜人,万亩滁菊喜获丰收,亩均纯收入达3500元,创历史新高;发展蔬菜8.3万亩、草坪2.5万亩、茶叶2.8万亩,产值达5.57亿元。农机总动力35.7万千瓦,增长5.8%,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6%。江淮分水岭治理获省表彰。林业工作再掀高潮,实施十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88万亩,占市下达任务的126%,森林覆盖率达37.2%。投资6000万元,高标准完成17.5公里2400亩滁宁快速通道森林长廊景观带建设,成功承办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现场会。水利工作再夺佳绩,完成投资1.93 亿元、总土方689 万方,在全省第十七届“江淮杯”评比中荣获银杯,获得奖补资金500万元。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实现销售额30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60家,新增20家。重点商贸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市场建设投资7亿元,瑶海农机大市场一期已正式营业;大雄华东农贸食品城A区基本交付,首届滁州农产品·食品展销会即将召开;南谯新碧商业中心、金鹏99城市广场主体工程完工。全市试点的龙蟠集贸和龙蟠北苑公益性直销菜市场平稳运营。休闲旅游业凸显亮点,碧桂园酒店、九天峰度假村正式对外营业,图业生态园成功创建AA级景区和四星级农家乐,皇甫山景区实施综合改造,舜耕农业生态园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桃花节。全年共接待游客22.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7亿元。金融业健康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到7家,建设银行在政务新区设立网点;融资工作有序推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齐头并进,新增贷款9.6亿元,总融资近3亿元的全国新农村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政府融资平台不断壮大,区国资公司资产总规模达40亿元。房产业稳步推进,完成投资5.75亿元,碧桂园一期南片区70万平方米的高档住宅建设已基本竣工,部分交付,北片区50万平方米高层正加快推进;天达旺角花园一期部分交付,菊香苑、君临国际一期主体完工。

    (二)以新城建设为重点,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城镇面貌展示新形象

    南谯新城魅力凸显。围绕建设滁宁之间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和“绿色生态之城、宜居宜业之地、和谐时尚之都”的定位,强力推进组团开发,新城各片区建设全面推进,形成“一城六区”合围之势。完成投资19.5亿元,新、续建项目33个,征地3884亩,征收房屋面积6.7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15万平方米,完成道路亮化28公里,新增绿地41.3万平方米。区党政机关4月份搬迁入驻政务中心,双洪生态文化公园5月18日盛大开园。人武、公安、消防办公楼及新区医院、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主体完工,新区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新建双林西路等6条道路, 构建起50公里“四横六纵”路网体系。锦绣湖一、二期、竹园小区、桂香园小区33万平方米安置房交付使用,锦绣湖三期高层基础已完成,多层已竣工。

    集镇建设深入推进。投入资金1.4亿元,完善集镇道路、给排水、环卫等配套设施,城镇化率达52.41%。切实加强城镇管理,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上半年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获全市第一。西部四镇集镇面貌大为改观,完成珠龙镇7.8公里自来水管网改造,新建垃圾中转站1处,投资300万元修建珠龙桥;投资3000万元建成大柳农贸市场,完成“骑路市场”搬迁;投入550万元,完成章广镇2.5公里上科街综合改造;将施集镇自来水管网延伸到花山和常山街道。沙河、黄泥岗两镇以宁洛高速开通出口为契机,加大集镇建设力度,完成沙河镇总规修编,实施黄泥岗镇中心街、振新路和沙河老街巷改造工程。围绕苏滁产业园、高铁站区等市重点项目建设,腰铺镇、大王和龙蟠街道共完成房屋征收近36万平方米、土地征收6000亩。腰铺镇北苑安置小区交付使用,东苑安置小区开工建设,完成育才路、光辉路、腰铺路三条路工程建设。

    (三)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招大引强、高位推进,发展增添新活力

    项目建设全面发力德力玻璃、奥特佳冷机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2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台塑注塑机、神煜机械等项目开工建设。8个市“60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8亿元,大唐火电、今皓电子机电城、瑶海二期等项目迅速推进。8个市“百个亿元竣工投产”项目全部竣工投产。新增谋划项目320个,总投资417亿元,其中中联水泥专业化重组、龙蟠明珠广场等亿元以上项目60个。争取上级无偿补助资金3.8亿元,落实项目157个。

    招商引资高位推进。转变招商方式,突出专业招商、招大引强,全年新建、续建项目165个,实际到位资金112亿元。投资12亿元的安徽华东汽车博览城、5亿元的美笛龙家居国际广场、5亿元的城南汽车专业市场等项目签约落地。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合作,成功引进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中国建材集团等6家央企和新奥燃气、绿都房地产等11家知名民企。

    园区建设卓有成效。积极拓展工业发展新空间,高起点构筑新城以西16.23平方公里产城一体化拓展区,开工建设总投资3.5亿元、长6.1公里的洪武东路,全力打造高铁站区与南谯新城的连接线。与南京柯瑞特公司共建滁宁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完成13.13平方公里的沙黄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正开展一期4公里道路征地拆迁工作。投入1.1亿元,全面推进区工业开发区扩容升级,新建道路1.1公里,新增绿化3.6万平方米,征地1228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6家,完成税收1.8亿元,综合竞争力在全省62个筹建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16位。

    (四)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强化基础、彰显特色,区域统筹迈出新步伐

    美好乡村建设迅速启动。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体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完成全区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确定“1784”美好乡村建设格局,“1核”,即南谯新城建设这个核心;“7片”,即围绕七镇,打造特色鲜明、功能迥异的美好乡村片;“8线”,即围绕区域内八条重点国省县道,打造道路沿线自然景观带;“4圈”,即围绕滁城、南谯新城和琅琊山、皇甫山“两城、两山”,形成“八线串珍珠,四圈成项链”的空间布局规划体系。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坚持示范带动,开展滁宁快速通道和滁章路美好乡村示范线建设,基本建成“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生态长廊。全面提升乌衣镇及姑塘新村、白庙庄园、施集孙岗等示范镇村建设,基本完成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及景观等配套工程建设,姑塘新村作为示范样板村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山区镇发展成效显著。出台扶持西部山区镇发展意见,极大调动了山区干群干事创业热情,激发了发展新活力,四镇半年和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区率先完成。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00万元实施94.3公里西部四镇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初步实现了“对外大连接、区内大循环、村组大联通”。投资8442万元,完成20座小水库除险加固、957口塘坝扩挖和42公里渠道清淤工程。特色产业初显规模,在大柳镇建立滁菊现代化种苗繁育基地,架设连栋大棚2000平方米,新建加工生产线和标准化厂房2500平方米;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正大集团,投资6500万元建设占地200亩曾祖代种猪场。珠龙镇投资372.4万元新建双层草莓大棚76栋。建设章广镇3000亩枫树苗木产业园,打造林苗两用林5000亩。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主攻配套服务、精品产业展示和现代农业生产三大板块,重点将南谯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成为“皖东新水乡、都市后花园”。整合涉农资金1.2亿元,建设国家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省级标准化水产良种场以及珍珠、苗木生产基地。投资2200万元的2.3公里雪枫路全线通车。2.9万平方米的入园广场开工建设。安徽大力公司流转土地650亩,一期投资5000万元,建设蔬菜生产大棚25万平方米。国盛现代农业园流转土地5000亩,进行规模种植,发展高效农业,粳稻亩产达1126斤。

    (五)以增强百姓福祉为目标,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群众得到新实惠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投入2.55亿元,实施30项民生工程。新增城镇就业480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322人,完成新型农民培训5133人、就业技能培训1104人。城乡低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低保最高标准提高到每月340元,农村低保最高标准提高到每年1800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8.85%,兑现补偿资金6159万元。健全社会化养老体系,五保供养1860人,集中供养率达60%,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000元和4080元。城乡医疗救助1.95万人次,发放资金393万元。发放军人抚恤和生活补助金518万元;妥善安置退役士兵116人,农村退役士兵优待金发放标准提高至6500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65户。实施重度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等项目,发放资金650万元,完成区残联换届工作。

    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投入369万元,完成1.4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全区15.4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已全部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完成7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总投入1.2亿元的二职高新校区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63名;圆满完成学前教育督导考核市级评估工作,评估成绩位列全市第一;基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市级复评。乌衣镇综合文化站、28处农家书屋、4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央视7套《每日农经》专题报道了我区特色农产品;乌衣镇陈葛等4处遗址获批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至7处。投资100余万元,完成区广播电视台整体搬迁和设备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破除“以药补医”体制,市五院自12月1日起,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企业一套表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统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计生队伍建设,落实工作保障,进一步优化效果指标,提升数据质量,实现了省市各类检查现场“零误差”,为实现全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建社区办公用房和居民服务用房3900平方米,大滁城建设规划区内的15个社区平台搭建工作全部完成。

    社会保持安全稳定。构建四级群众工作新体系,坚持领导干部“三接访一下访”制度,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现了“十八大”期间零非访的良好成果。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增至383名,完成三类城市视频监控探头布点3520个,深入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破获了几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大案,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治理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强化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流通市场整治,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平安南谯”创建成果得到巩固,被授予安徽省平安县(市、区)和平安铁路示范县(市、区)。继续推进“六五”普法工作,积极开展“法治南谯”创建活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4件,被评为“安徽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同时,人民武装、消防、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老龄人、红十字会、档案、民族宗教、双拥、机关事务管理、招标采购、审计、人事编制、外事侨务、工商联、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六)以提高执行力为保障,明确目标、强化考核,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采纳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共办理人大议案4件、建议案20件、政协提案59件,建议和提案办复率100%。全力打造高效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深入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30家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加强政务公开,网上公开政府信息2.6万条。以五大指挥部为平台,围绕127项重点工程,完善指挥体系,打破领导分工,整合领导力量,实行兵团作战、分片负责、整体推进,促进项目快推进、快落实。各单位严格按照“常规工作保增长,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显亮点,有为有位树形象”的要求,全面落实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建立月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督查督办,通过奖勤罚懒,保障了全区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扎实开展“五治”、“四评”、“四绩”等活动,在机关单位中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确保全年政府工作目标的圆满实现。

     

    各位代表,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是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合力攻坚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积极协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区广大干群,向帮助、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和社团组织、驻区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南谯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凸显,部分企业经营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城乡消费市场还不够活跃,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还较薄弱,民生工程、美好乡村建设和社会保障任务还很重;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建设性资金缺乏,新城人气有待集聚;政府职能转变、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两个翻番”的目标要求,必将极大激发全区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奋斗热情。同时,国家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争取到更多项目和资金;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美好新滁城”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把南谯新城纳入主城区的新定位,把南谯工业园区、沙黄工业园、高铁站区纳入中心城区“六加三”产业发展大平台的新要求,把乌衣古镇、明湖纳入“七个一”重点工程的新行动,必将给南谯的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区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发展的潜力更大、势头更猛、人心更齐。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区全委会的总体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五大战略,以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城建设为支撑,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在打造“实力、魅力、活力”南谯、冲刺全省县级区发展第一方阵、建设美好安徽第一印象中迈出坚实步伐。

      经过综合分析,初步确定,明年经济和社会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以上;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 %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以上;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0%。

    (一)在更深层次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打造苏滁经济带重要一环

    加快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滁宁快速通道、京沪高铁、宁洛高速三条交通大动脉,重点打造南谯工业开发区、高铁站区、沙黄工业园三大园区平台,全方位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完成洪武东路建设,重点实施宁洛高速黄泥岗出口与104国道连接线、高铁站区新政路、永辉路等路网工程。加快滁宁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园建设,实现建成区1平方公里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积极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不断完善“一区三园”配套,提升主导产业,着力培育50家重点企业。围绕机械制造、汽车及家电配套等重点产业,突出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招引亿元以上项目39个,实现到位资金110亿元以上。

    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利用靠近长三角这一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蔬菜、水产、畜禽养殖产业。围绕“八个一”特色农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滁菊示范基地1万亩,绿茶示范基地3万亩,发展大柳、章广100万棒食用菌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规模养殖业,建设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3个,实现肉类总产1.7万吨。

    加快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突出生态建设,继续实施10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宜林荒山荒地和坡耕地造林1.4万亩、森林长廊林带5000亩、村庄和森林城镇绿化4800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科技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力争金丝楠木博物馆、南京科工科技智能等项目签约落地。围绕“大琅琊山旅游文化区”建设,进一步整合开发现有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以双洪生态文化公园、乌衣老街、明湖为主的政务景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碧桂园欧洲城、九天峰度假村为主的休闲度假区,以皇甫山、红琊山森林公园,施集茶叶园、葡萄泉,大柳草场、滁菊园、古民居,舜耕农业园、章广枫园等为主的观光体验区。加大旅游商品开发,提升滁菊、施集茶叶等旅游商品影响力,着力将南谯建设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

    (二)在更重要位置突出项目建设,不断壮大经济规模

    抓好项目拉动。全力推进3个“20”工程建设,力争全年有20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20个亿元项目竣工投产,20家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快速推进金瑞电子、雄亚塑胶、台塑注塑机等一批亿元项目建设,确保早日投产见效。加大金长润汽车文化广场、九牧智能厨卫、瓯江鞋城等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全面完成23个省“861”重点项目、6个市60项重点工程、10个市级亿元竣工投产项目年度建设任务。

    抓好龙头带动。完成技改投入5.2亿元,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龙头企业。加大企业帮扶帮办,推动恒昌机械、中联水泥等企业提档升级,为肯帝亚皖华人造板、滁州银山棉浆、宏达模具等新划入企业全力做好服务,培育更多中小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力争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6.7%以上,增加值增长17%以上,亿元企业达30家。

    抓好创新驱动。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全区研发经费4500万元。重点培育迪蒙德模具、菊泰工贸等企业通过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继续支持引导企业与合工大、哈工大、东南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巩固宏源喷涂、格锐矿业、万桥绢云母、鑫隆机电等企业在产学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力争建成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2-3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3个,省、市重点科技项目6个。

    (三)在更高起点推进新城建设,全力建设主城区新板块

    着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以“主城区的新板块、新城区的新标杆、同城化的急先锋、一体化的试验区”为要求,坚持“城市规划学利辛、城市绿化学江宁、产业承接学汊河、城市管理学建邺”,全面提升规划水平,加快新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精心做好政务新区和各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启动乌衣老街重建规划编制,制定旅游景点和水系修建性详规,着手文物保护规划设计,打造气质独特的魅力新城。

    着力加快城市功能完善。继续完善新城供水、供电、燃气、通信、防洪、交通等市政公用设施。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力度,新建合浦路、新庄路、柯湖路等8条畅通工程,积极推动滁马高速、滁来全第二通道建设,加快老滁宁路改造,开工建设碧桂路和现代产业拓展区支路网工程。争取开通南京—乌衣、高铁站区—乌衣公交,改善出行条件。高品位实施公园景观工程建设,建成七星公园,打造“名人手植林”。开工建设新城防洪工程、赵桥排涝站,提升新城防洪功能;全面实施滁河干流治理工程,建设特色景观带。

    着力增强新城集聚效应。研究并出台落户、入学、就医等优惠政策,通过文教卫等优质资源的配置、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灵活优惠的政策引导、生态优美的环境营造,吸引周边居民来新城居住生活,千方百计显现“洼地效应”。建成新区医院、青少年活动中心、菊香苑幼儿园、新区小学,推动教育培训中心、二职高实训基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成锦绣湖三、四期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菊香苑、滨湖花园、明珠城、天达旺角等商业房产开发,完成碧桂园欧洲城一期项目建设,启动二期开发。推进三岗地块商业开发,完成乌衣风情街、碧桂园商贸中心等商业街区、购物中心招商工作。

    (四)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把特色镇村建设作为龙头工程。深入开展“六城联创”,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修编完善各镇总体规划,促进集镇块状开发,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继续加大山区镇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生态宜居新镇。以沙黄工业园为中心,加快沙河、黄泥岗镇发展。依托高铁站区建设,加快腰铺集镇改造步伐,打造经济强镇、区位重镇、高铁首镇、产城新镇。以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全力提升大王街道形象。突出商贸、居住功能,改善乌衣集镇面貌,展现滁阳首镇新风采。龙蟠街道全力做好城南新区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推进示范镇村建设,重点做好“1镇、10点、3线和80个自然村”建设工作,积极打造沙河这一市级示范镇,做好腰铺镇姑塘新型农村社区、乌衣镇白庙庄园、黄圩风情小镇、珠龙镇北关村、大柳镇徽风皖韵古民居、施集镇孙岗生态文化村、黄泥岗镇杨塘新村、沙河镇新塘新村和白米村、章广镇马厂村等10个中心村建设,进一步提升滁宁快速通道、滁章路美好乡村示范线建设水平,推进滁定路珠龙—大柳段示范线建设,治理改造80个自然村。

    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主攻方向。增加小城镇建设经费,重点实施“农贸市场、停车站、自来水厂、垃圾中转站、客运站、公厕”六小惠民工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在集镇建设中合流聚力。发展一定规模的房地产业,吸引农村人口向集镇集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兴修工作,投入资金3.25亿元,完成土方1078万方。从治脏、治乱、治差入手,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施配套化。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 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建立村庄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目标。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的持续增加。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切实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新增土地流转1万亩以上。积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五)在更大范围内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南谯

    突出城乡社会保障。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推进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着力扩大保险覆盖面,推动各项保险提标扩面,新增参保人数5000人。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五保供养水平。

    突出城乡公共服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通过省、国家级评估验收。稳妥开展撤并学校闲置资产处置工作,加快学前教育场所建设,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推进大柳初中等6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和多功能影剧院建设,深入发掘黄泥岗镇桃花节、腰铺镇二郎庙会等品牌文化活动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统筹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完成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中心卫生院和4所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人文关怀为抓手,完善计生工作利益导向机制,突出分类管理,认真开展孕前优生检查,强化督查调度,确保实现在省市计生考评中争先进位。继续推进企业一套表改革,扎实做好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切实加强人民武装工作,认真组织残疾人就业,继续推进老龄人事业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科协开展工作,扎实做好人事编制、招标采购、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消防、档案、机关事务管理、地方志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突出社会管理创新。加大社区办公用房建设投入,完成徐岗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完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努力改善社区办公服务条件。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机制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深入推进平安南谯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深化社区矫正工作,努力减少重新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非法违法经营活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防范和处置安全事故的能力,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改进工作作风,建设实干型政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央提出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落实“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实干型政府。

    增强服务意识。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完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用行动排解民忧,努力改善民生民计,凝聚民心民力,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进一步健全完善区领导和区直单位帮扶制度,定期开展走访活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时解决困难,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调查研究。推进调查研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之风,多些“泥土味”,力戒“官僚气”,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杜绝花架子、走过场,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放在抓落实、求突破上。

    改进会风文风。领导干部要主动摆脱文山会海,拒绝繁文缛节。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会议规格,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实效,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可合并召开的会议一律合并召开。切实改进文风,大力精简文件数量,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文件内容和会议发言要有针对性,提纲挈领,言简意赅,讲求实效。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推进办文办会信息化,切实提高效率。

    坚持廉洁自律。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抓好区政府领导班子及政府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源头筑牢反腐拒变防线。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继续实施政府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全面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厉行节俭,努力创建一支风清气正、廉洁勤政、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做好2013年政府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全面完成本次大会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美好南谯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