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03-13 00:00
    【字体:打印

    一、《纲要》中期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国家和省发改委的部署,5月份以来,市政府安排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对全市“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全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确定了主要指标任务和32个专项规划评估,明确评估方法、责任单位和工作进度安排。二是扎实开展评估工作。评估工作启动以来,市发改委牵头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总结《纲要》实施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对“十三五”中后期我市的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进行研究,多次召开由县市区、市直部门、有关企业等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于8月中旬完成了《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初稿,之后书面征求了51家市直部门、8个县市区和2个园区意见。9月19日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讨论《纲要》中期评估报告。10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主任会议,讨论《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同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三是开展第三方评估。为提高评估工作质量,采取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委托合肥天弘经济研究院进行第三方评估,及时吸收研究院专家提出的评估意见。四是及时对接沟通协调。在评估过程中,一方面及时向省发改委、市人大汇报工作动态,主动接受指导,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做好专项规划评估工作,确保按计划及时完成评估工作任务。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二、《纲要》中期评估的主要内容

    自2016年《纲要》实施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全力推进各项目标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评估情况看,主要指标完成较好,主要任务推进顺利,重点工程进展较快,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主要目标分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四大类,共33项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20项、约束性指标13项。预期性指标中,全员劳动生产率、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11项指标完成较好或提前完成,外商直接投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等5项指标基本达到要求(略低于规划目标),人均预期寿命1项指标因数据未公布不做评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项指标未达到要求。约束性指标中,11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只有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等2项指标未达要求。总体上看,《纲要》中确定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位居全省第2位,增速创3年来最高水平,为冲刺总量全省第三提供了有力支撑。2016年、2017年,我市在省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分别位居第4位、第3位,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二)、重点任务实施情况

    《纲要》提出了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一是深入推进创新发展,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17:53.2:29.8调整为2017年14.1:51:34.9。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化,“十三五”以来共实施371项改革,承担国家、省级试点54项。二是深入推进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发展逐步加快。大滁城再展新貌,县域建设扩容提质,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累计完成交通投资223亿元、水利投资42亿元、能源投资123亿元。三是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建设生态优美绿色家园,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1%。四是深入推进开放发展,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区域合作更加紧密,外经外贸持续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园区建设扩容升级。两年半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3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66.1亿美元。五是深入推进共享发展,人民福祉实现快速提升。脱贫攻坚强力推进,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三五”以来,实现9.1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02个贫困村出列,累计完成民生支出821.2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86.7%。

    (三)、发展新思路不断丰富提升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纲要》基础上,紧密结合滁州实际,对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创新丰富,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一是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总目标。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确立了与全国全省保持“三个同步”目标,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二是作出了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阶段安排。把握好五个节点:到2018年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省靠前,总量进位或缩小与排位在前城市的差距;到2020年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量冲进全省第三;基本实现市第六次党代会确立的“346”目标;到2022年末,多数经济指标总量进入全省前三,人均指标超全省平均水平;到2035年,综合实力进入省内强市行列,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滁州。三是明确了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具体路径。实施好“六个五”重点:以惠科液晶面板项目、东部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明湖生态湿地建设、滁宁城际铁路建设、脱贫攻坚“五个一号工程”为重点推进五大发展;以“双招双引”、绿色滁州、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治理创新“五大行动”为重点推进补短板、促平衡;以先进制造、特色农业、文旅康养、智慧经济、现代金融“五大产业”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村综改、综合医改、放管服、新型城镇化、社会事业领域“五大改革”为重点推进“抓小岗促全市”;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平安建设、民生保障“五大战役”为重点推进防风险、强弱项;以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五大建设”为重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纲要》实施情况良好,但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少数指标与《纲要》目标相比仍有差距。《纲要》确定的33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规划目标有一定差距,需加大推进力度。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年均增速分别低于规划目标2.4个、1.5个、1.85个、3.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低于规划目标17.5个百分点。

    2、人均发展水平不高。2017年,人均GDP仅为39599元,居全省第十位,仅为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89.6%和6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90.2%和75.9%,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3、转型升级有待提升。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偏低,缺乏龙头支撑,一产分别高于全省、全国4.6个、6.2个百分点,三产分别低于全省、全国6.6个、16.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少,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不快,农产品转化率偏低,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发展不够。科技创新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每万就业人口中从事R&D活动人员数连续2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匮乏。

    4、县域经济发展不快。县域经济增速和比重双下滑。2017年,县域生产总值增长8.7%,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4%下降到73.1%;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3项指标总量,最高的分别是最低的2.6倍、2.6倍、2.8倍。

    5、节能形势依然严峻。实行能源消费“双控”后,全市“十三五”能耗增量仅为100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量只有20万吨,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节能工作压力巨大。“十三五”期间将会继续新上投产一批重大项目,仍需要大量能耗支撑。西部大工业基地由于能耗空间和环境容量指标的限制,影响了基地内一些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

    6、民生建设存在短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不健全,城乡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仍缺少重点学科和专科专病医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社会矛盾进入高发期,公共安全形势错综复杂,治理能力仍需加强。

    (五)、措施建议

    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十三五”后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评估报告对推动全市保持持续较快发展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措施建议。

    一是聚焦科技创新,着力培育经济发展动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二是聚焦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质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动能。三是聚焦有效投入,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谋划,加快项目建设,加大项目招引,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聚焦乡村振兴,着力提升城乡发展质量。提升大滁城建管水平,推进县域加快发展,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五是聚焦绿水青山,着力改善绿色生态环境。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六是聚焦开放合作,着力推进大融通建设。深化全方位合作,实施“大江北”战略,拓展对外经贸往来,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切实推动开放合作发展迈上新台阶。七是聚焦改革攻坚,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综合医改、放管服、新型城镇化、经济体制、社会事业等改革,进一步擦亮滁州改革品牌。八是聚焦共建共享,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对于上述意见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很多已体现在市委、市政府今年的工作安排中。

    三、关于《纲要》指标调整问题

    从“十三五”前半段规划目标实现情况看,大部分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多数约束性指标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只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等5项指标进度相对滞后。也要看到,一方面,上述指标落后于规划目标幅度不大,近期部分指标增速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后半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实现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可能;另一方面,步入新时代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对扩大内需、居民增收、绿色发展、释放民营经济活力等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对完成规划目标也将形成有力支撑。为了更好维护《纲要》的严肃性、权威性,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对《纲要》目标不作调整,并就此专门向市人大有关领导和财经委作了汇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