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健委2020年度总体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21-04-09 10:34 来源:南谯区卫健委
    【字体:打印

    【概况】南谯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内设6个机构:办公室(人事股、财务股)、规划发展与信息化股(体制改革股、科技教育与宣传股)、政策法规与综合监督股(行政审批服务股)、医政医管股(基层卫生健康股、中医药发展与服务管理股)、健康与健康产业促进股(妇幼健康股、疾病预防控制股)、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股,行政编制9名。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股级领导职数6名。下辖区卫生监督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和市第五人民医院4个二级机构,8个镇卫生院和4个分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年,南谯区因计生工作年度综合考核位居全省一类县第五位,被省政府授予“2019年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南谯区卫健委因疫情防控工作出色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机关党支部被南谯区委授予“南谯区先进党组织”称号。区卫健委党组被市委宣传部评选为“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先进典型”单位。因卫健系统创城工作出色,南谯区卫健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体”称号。龙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国家卫健委列入“2019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表现突出、达到推荐标准的机构”名单,荣获省级“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称号。腰铺养老服务中心荣获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机构”称号。

    【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1月武汉爆发新冠病毒疫情,省市下达全力开展疫情防控指令,区卫健委全体成员第一时间响应,自2020年春节第一天就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参与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在全区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全域进行环境卫生消毒,全区疫情防控始终保持总体平稳态势,为全省20个无确诊病例的县(市、区)之一,被评定为首批低风险地区。

    防控初期,“防输入”是首要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村)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开展网格化、地毯式、全覆盖排查。同时,创新建立重点人群智能排查机制,全面摸排辖区内人员,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大力摸排武汉回滁人员的摸排及管理工作,每日对武汉反南谯人员进行随访。借助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大数据,动态监测涉及我区的武汉返(抵)南谯人员位置,均未出现异常。制定实施社区(村)“四表一公示”防控机制(即:印发《社区(村)新冠疫情防控网格包保负责分工表》《社区(村)从武汉流入本地人员健康情况登记表》《从武汉流入本地人员健康情况日报表》《武汉来滁人员摸底排查和健康管理情况统计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每日公示。

    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人物”同防机制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定期督导和每日通报长效机制,持续强化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南谯等重点人群的摸排工作以及“闭环”管理举措;及时组建了网格清查专项小组,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精准摸排冷链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并落实定期复查机制。目前,区疾控中心、市五院新院区核酸实验室都已具备检测能力。

     组织疫防指导员队伍并进行相关指导培训,指导员队伍人员经常性到企业、学校进行企业复工复产和校园复学的疫情防控指导;从全区医疗机构抽调109名工作人员,组建了“采样、流调和检验”三支应急队伍,做好其他中高风险地区来南谯区人员摸排、核酸检测及管理工作。做好境外来南谯区人员的集中隔离医学工作,先后在滁州市委党校、冠景度假村、荣逸山水酒店规范设置了集中隔离点,并严格落实“点对点、一站式”闭环管理要求。

    强力推进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全面落实“一把手”抓院感工作机制严格实施医疗机构单一出入口、“安康码”核验和“一米线”管理,所有医务人员及患者均规范佩戴口罩,全面开展新住院患者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

    【深化医改】以“城市医联体”建设为抓手,强化中心“纽带”作用,构建了“1+1+6”城市医联体”试点品牌,形成了“上联三甲 下联镇村”的布局。建立市一院与市五院、龙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沙河镇卫生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乌衣镇卫生院、章广镇卫生院、同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联系,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试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初步建立浦口、南谯两地区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影像互认机制,签订专科联盟建设协议。龙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照浦口区江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信息化标准,启动了预防接种冷链系统的公共卫生服务同质化建设。腰铺镇卫生院与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签订了基层中医药建设对口帮扶协议,合作打造“名中医工作室”,目前已正常开展帮扶坐诊与远程会诊。市五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签订疼痛专科联盟协议并合作开展健康都市圈两地共建共享大型义诊活动。

    积极参与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遴选工作,辖区内滁州医养结合医院成功加入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会诊中心,被选定为首批全省两家试点单位之一。医养结合机构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施健康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务制度,加强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动态管理。

    【公共卫生】为辖区居民建立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共251300份,对本村、本社区的慢病病人进行一年四次随访、康复指导工作;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体检组、随访人员,负责全区一年一次居民健康体检并对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孕产妇进行生化检查。

    2020年上半年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东华和晶奇两个系统的对接整合工作,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2020年全区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86596人,签约率32.3%;重点人群签约78334人,签约率92.7%;老年人签约29053人,签约率87.5%;高血压患者签约28710人,签约率72.3%;糖尿病签约9765人,签约率92%,各项指标全面超过省目标要求。

    【人口监测和家庭发展】建立健全人口监测制度,及时准确进行人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等信息变更,提升全员和流动人口数据质量,2020年统计年度全员数据完整率和逻辑准确率为99.98%,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

    我区乌衣镇锦绣湖社区成功创建省级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同时腰铺镇梅铺社区和大王街道十八里店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申报创建工作今年10月已完成评估。

    推进托育示范工作,加快0-3岁婴幼儿照护发展。选取2个示范托育试点,其中,南谯区龙蟠街道文昌花园社区托育机构正式运营。该机构是2020年南谯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全市首家投入运营的公建民营托育机构。

    有序开展优先优惠政策兑现工作,深化生育登记服务,深入推进“健康家庭一卡通系统”。完成农村“一卡通”系统录入,及时打卡发放农村双女结扎奖励资金。

    【卫生监督】成立“南谯区卫生监督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监督检查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建设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从严检查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设置落实、院内环境、隔离点医疗废物处置、医护人员防护。深入企业检查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对辖区的13个养老机构进行疫情防控技术指导。督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游泳场所、“两节”期间重点公场所专项监督”中被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的不合格单位全部整改到位。

    严厉打击涉及卫生方面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消毒产品、放射诊疗的监管工作,有序推进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检工作切实做好医疗机构日常监管。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及时调查处理各类投诉举报。依法查处了违反管理规定、传染病防控不合格、群众举报投诉(经核实)的医疗机构、计生和母婴保健医疗机构、医疗美容机构和生活美容机构。立案90起公共场所、放射案件4、传染病类案件、医疗内案件44起。2020年我所人均办案数全市排名第一、案件总数全市排名第二。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我区今年投资11000万元的南谯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科创城医疗卫生中心、投资1200万元的龙蟠社区医院、投资1200万元的滁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黄泥岗分院项目有关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投资850万元的大柳镇卫生院医技综合楼及附属用房已全面开工建设。

    积极发展中医事业。从医改资金中拿出90万元用于支持乌衣、沙河、黄泥岗、章广、施集镇5家乡镇卫生院和大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截止目前6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中医馆建设。加大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70%以上的村卫生室可以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服务。全区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2个村卫生室全部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覆盖率100%。

    加快市五院新院区建设。区卫健委、重点处和市五院按照前期建设方案要求,于2020年8月4日正式启动工程建设工作,按时间节点至2020年11月底,市五院新院区附属用房、职工餐厅装饰、室外绿化,雨污水、强弱电、暖通、消防管道等附属项目建设已全面完工,并完成竣工验收;室内装修公开招标已完成,将于12月底前完成图纸设计及图审工作,并启动建设;发热门诊、核酸实验室项目招投标工作已全部完成,相关建设工作正在高效推进。

    【宣传教育】2020年,区卫健委向区政府网站、市卫健委网站和省、市主流媒体发布信息110余条,省级、市级主流媒体、网站刊登外宣26篇,其中《铺就残疾人就业“无障碍通道”》《情系山乡的“文化使者”》在《安徽日报》刊登。向党委、政务部门发布信息70余篇,其中《南谯区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做法、面临困难及建议》《南谯区三措并举为基层卫生机构添活力》被省委办公厅摘选采用。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区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共开展健康知识培训40余次,参加人员16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50余种,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数量16000余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45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