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区经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3-01-10 10:11
    【字体:打印

    今年以来,南谯区经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全区工业经济稳步向好发展。截止10月底,在季度评优中一季度获得先进集体称号,月度优秀事项评选中共4次涉及5项被通报表扬。

    一、2022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扣政治引领,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今年以来,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机关干部例会学习30余次,党支部委员会学习11次,上党课4次。二是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日常业务,观看《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开展“转作风、促发展、进前列”和“三问”等专题活动。三是扎实开展巡察整改。根据巡察反馈要求,局党组迅速成立整改工作组,建立整改清单,列出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及整改时限,截止目前,区委巡察办反馈的19个问题,其中1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个问题基本完成整改,挽回经济损失39458.88元,开展提醒谈话6人次。

    (二)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一是大力培育规模企业。制定《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按月与税务数据进行比对,合理利用统计规则,提前组织企业申规。截至10月底,已成功升规纳统24家(含非目录企业等),同时,年度将组织19家老企业申规。二是奋力实现位次进中游。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在抓好面上经济运行监测的同时,着力抓好重点产业、重点板块的经济运行监测,尤其是加强对22家月均产值超千万元重点企业的监测。常态化督促属地完善企业基础台账,加强产值数据与销售数据对比分析,重点核查产值低于销售收入的企业,确保数出有据、应统尽统。1-10月份,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1%,位列全市各县市区第3位。三是持续推进工业技术改造。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6.7亿元,同比增长65.1%,位列全市各县市区第2位,其中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5.8亿元,同比增长10.5%,位列全市各县市区第7位。

    (三)聚焦智能制造,加快推进企业创新转型升级。一是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今年以来,成功指导3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家企业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成功培育省级首台套认定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各2家,省级智能工厂、省级数字化车间、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入库企业各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特别是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智能工厂企业以及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三个项目申报上实现南谯区零突破。二是积极推进5G基础建设。全力配合三大运营商协调各部门做好5G基站选址、建设工作,加快全区5G基站建设步伐。推进信息工程向乡镇延伸,实现全区宽带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区5G基站建成299个,累计建成802个并均已开通。

    (三)立足为企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牵头修订《南谯区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业强区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文件,加大奖补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同时印制省市区各类政策汇编材料850余本,并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宣传400余次。今年以来,相继兑现南谯区优秀企业奖补资金412.5万元和工业强区“免申即享”类项目资金650.93万元,组织53家企业申报春节留工稳增长政策资金860万元、85家企业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返还政策资金2600余万元,指导利维能、金鹏装配等17家企业成功申报制造强省和民营企业发展等项目23个,争取省级奖补资金1332.6万元,协助银丰担保公司申请省级小微企业降费奖补资金192.4万元。二是优化帮办服务。今年以来,相继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遍访企业、助企纾困”、“深入联企、深度助企”等活动。牵头拟定《全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遍访企业、助企纾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30位区级领导及34家区直部门常态化包保230家“四上”企业,开展常态化为企服务。特别对工业企业及点对点重点包保的7家企业每月开展走访,及时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诉求,针对企业提出招商引资合同兑现问题、支持电力企业配套发展问题,主动作为积极协调经开区、城郊供电公司等单位,疏通企业发展堵点,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做好发展。

    (五)强化责任担当,统筹推进各项事务。一是不断促进低效僵尸企业盘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有序、一企一策、精准处置,今年以来,先后通过司法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恒安钢构、华海工艺、神煜液压、路强机械、鑫彩印务、绿能电气等6个僵尸企业、闲置低效项目,涉及土地37.5亩、厂房2.76万平方米。二是压实工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常态化开展工矿企业检查50余次,涉及企业130余家,发放宣传册500余份,排查隐患300余处,现已整改280余处,限期整改20处,并适时开展“回头看”实现闭环管理。三是加大弱电线路整治力度。认真落实市区领导及创城办工作要求,联合属地对所属背街小巷、学校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部位开展2次自查摸排点位403处,主动协调移动、安广、电信等运营商开展整治目前均已整治到位,同时对市区创城办督办交办单涉及到盛世华庭怡园、龙蟠西苑等30余个老旧小区及100余处点位也均已整改落实到位。四是保障区内企业物流车辆通畅运行。在疫情防控期间,根据市、区要求在滁州高速出口开展企业物流车辆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工作,期间现场登记物流车辆8000余辆,完成8172余辆物流车辆来谯审核、汇总、推送和上报工作,累计为4个高速道口运送防疫、生活物资20余次。同时在静态管控期间,累计为涉及保民生、保重点项目开工的11家企业申请通行证19张,有效缓解企业物流压力。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量不足。截至10月末,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为125家,仅占全市总量的5.8%,居全市第7位,仅高于琅琊区。年度计划退转5家(退规2家、转库3家)。同时受疫情和国内外局势影响,国内经济压力较大,家电、建材等行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经营活动将受到相应影响,1-10月份,全区65家企业产值负增长,影响规上工业产值增幅20.9个百分点,增长结构不优。

    (二)新增企业体量不大。预计全年新增的24家规上工业企业,新增15亿元,均处于生产爬坡期,无法有效支撑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其中亿元以上企业仅3家。

    (三)盘活“僵尸企业”释放活力不足。我区早期每宗土地持有成本不高,加上区位优势明显,闲置厂房容易出租,低效企业资产转让意愿不强;厂房建设条件不严格匹配项目工艺需求,收购低效用地成本大于征地建厂成本,被处置企业对出让资产价格预期非理性等因素,导致承接方对低效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的动力明显不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目标

    1. 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达12%以上。

    2. 规模工业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企业25家以上。

    3. 工业技改投资:技改投资增速达15%以上。

    (二)重点工作任务

    1. 精准培育企业升规。完善企业申规机制,摸排开工和续建工业项目,跟踪掌握老企业及租赁企业运行情况,以培育库为基础,实施动态管理、跟踪问效,大力推进企业升规培育,增加工业发展活力,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2. 抓好企业精准帮办。结合单位工作职能持续开展为企服务工作,特别是积极帮助工业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让企业最大程度享受各类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常态化服务。

    3. 提升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优势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大省市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培育;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引导企业争创市级智能家居企业,加快省市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争新增企业技术中心省级1家、市级2家,工业设计中心省级1家、市级2家,专精特新企业省级1家、市级2家,数字化车间省级1家、市级2家。

    4.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强化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风险点排查,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全力各类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