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1-12 14:46
    【字体:打印

    一、2023年以来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情况

    在2022年度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南谯区排名二类县(市、区)第5位,较上年上升6位,受到省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二、工作取得成效

    (一)坚持政治建设“铸魂”,全面提升党建引领

    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经常性传达省、市、区有关违法违纪通报,使广大党员干部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增强自身免疫力。积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强化警示教育效果,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示提醒。今年以来,局党组开展谈话提醒4人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机关干部例会、支部“三会一课”、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强化,理论武装,统一为党员干部订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等学习资料,实现人手一套,为系统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要求党员干部利用学习强国、安徽先锋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自学,在机关党员微信群中推送安徽先锋有声书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专题音频内容,供大家学习、学原著悟原理。同时丰富党建学习形式,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赴皖东烈士陵园、集中观看《谷魂》、《单声》影片等形式,使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素质,补精神之钙。今年以来,共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2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18次,专题研讨4次,机关干部例会30余次,支委会10次,党员大会9次,专题党课3次,机关党员微信群中推送专题音频学习内容30余条。

    (二)围绕提质扩量增效“赋能”,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企业培育务实有效。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积极推动全区一、二、三产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成功指导众望科希盟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4家;17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服务业企业5家),入选数历年最多,总数达44家;讯盛信息等20家企业获批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加大称号类项目申报力度,瑞联节能成功获批省首批新材料企业,实现我区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和“三首”产品全覆盖。超越环保成功进入国家级绿色工厂公示名单;金鹏绿色建筑等2家企业成功认定省级绿色工厂。

    二是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改造,全面推广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进千企”宣贯、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南京都市圈“智改数转”赋能制造业合作推进会,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华瑞微、博康2家企业获批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奥特佳科技、现代筑美、华瑞微、瑞联节能等4家企业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恒创智能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三)聚焦助企惠企“强基”,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先后制定出台《南谯区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南谯区“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等制度文件,通过迭代升级评价办法、构建动态指标体系,分阶段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占地5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全面进行综合评价。2022年,全区参评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从上年的11.4万元提升至13.9万元、同比增长21.9%,亩均营业收入从上年的202.0万元提升至221.6万元、同比增长9.7%。建立亩均英雄“白名单”制度,鼓励金融机构量身定制契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系列金融产品。今年以来,通过招商嫁接方式盘活3个项目,涉及土地479.6亩;累计发放“亩均英雄贷”约11亿元。

    二是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制定出台《南谯区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业强区若干政策》等惠企政策,完成《南谯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等多篇调研报告,为南谯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23年以来,区经信局累计争取兑现各类资金6969.845万元,其中,2023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方向)资金157.64万元;省级奖补资金1132.295万元;区级工业强区等各类奖补资金5679.91万元。

    三是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先后组织企业参加2023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2023年南京“宁工品推”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会、“浦口—南谯”跨省域高层次人才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滁州市八大产业链发展专题培训班、安徽省新徽商培训工程专题培训班和滁商大讲堂系列培训之专精特新专题“新滁商”培训班等系列人才培训及交流活动,拓展企业家视野,促进企业间交流,积极促进中小企业融通,推动主导产业建链、稳链、延链。

    四是其他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借鉴合肥、南京等地促进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在全市率先出台《南谯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对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等不同环节企业,给予技改、基金、人才等11个方面支持,助力半导体产业企业做大做强。总投资100亿元的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代表滁州参加2023年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签约。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产业发展的首要职责,牵头组织召开半导体和电子信息、先进装备产业链工作推进会,局机关全年招引玺焕电力亿元以上项目1个。加快推进全区5G基站建设,全力配合三大运营商协调各部门做好5G基站选址、建设工作,加快全区5G基站建设步伐。推进信息工程向乡镇延伸,实现全区宽带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区5G基站建成240个,累计建成1042个并均已开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结合元旦、五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确保全区工、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今年以来,共检查非煤矿山企业13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4处,现均已完成整治;督促指导工业企业16家次,发现问题隐患37处,均已整改到位。有序推进弱电线路整治工作。根据《滁州市南谯区2022-2023年弱电管线整治各运营商责任清单》,主动对接协调移动、联通、电信、安广等运营商,完成248处弱电管线整治任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经济运行方面。一是工业经济增量不足。受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区部分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攀升、盈利空间压缩、经济效益回落,导致全区工业企业利润降幅仍然较大,企业亏损面、亏损额仍较高。截至10月末,全区14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84家企业产值同比下降。此外,我区现有停产半停产企业21家。二是新的增长点匮乏。截至目前。24家新增企业中,新投产企业仅7家,拉动产值增长9.8个百分点;17家老企业拉低产值增速0.5个百分点。120家存量企业中,仅49家企业实现正增长, 71家企业产值负增长。

    (二)产业发展方面。我区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链企业不多、规模不大,从产业链各细分环节来看,且主要集中在材料、封测、制造等领域,尚未完全形成“链主”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的协同发展局面。从目前掌握的在谈9个半导体产业项目中,除2个晶圆制造项目外,其他项目体量相对偏小,带动性不强,产业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入规的产业链核心企业中,仅华瑞微规模较大,增速较快,预计全年产值仅3亿元左右。

    (三)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全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存在“痛点”“阻点”,有的处于观望状态“不愿转”,有的未明确数字化转型战略“不会转”,有的缺少必备资金、人才支持“不能转”。

    四、2024年主要目标及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达10%以上。

    2.规模工业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企业25家以上。

    3.工业技改投资:技改投资增速达15%以上。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着力抓好重点产业、重点板块的经济运行监测,尤其是加强对恩博力、利维能、奥特佳等30余家总量和牵动性较大的重点企业的监测。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完善企业申规机制,紧盯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企业项目建设进度,着重对接辰达半导体、拓维光电、艾佩达、华章机器人等新投产企业,动态更新完善拟申规企业培育库,力促尽早升规纳统,增加工业发展活力,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是聚焦做好企业品牌建设。坚持指导服务前移,总结拓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经验做法,逐步构建起政策推送、辅导服务、梯度培育、平台支撑、融资保障、协同发展等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获批一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企业。推动重点传统行业改造提升,加大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全面推动我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应用工作,提高政策覆盖面和精准度。力争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数字化车间各1家以上,省级新产品2个以上。

    三是推动工业经济质效提升。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会同金融部门推进亩均效益评价结果深度运用,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和核心竞争力,配合开展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整治,推进亩均效益改革向纵深推进。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加大工业企业助企纾困力度,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持续优化细化区级惠企政策,积极指导企业争取省市惠企项目资金,确保各项助企惠企政策落细落实。

    五是筑牢企业发展安全底线。压紧压实全区工矿企业自身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企业自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定期排查”等方式, 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整治措施,强化调度协调,实行跟踪问效,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持续整改,确保闭环管理。

    六是逐步强化担当服务意识。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机关干部例会等形式,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内容的学习,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持续打造“党建领航 惠企助企”党建品牌。同时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言行,切实强化责任意识,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