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镇“一核五创”赶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4-25 10:33
    【字体:打印

    近年来,大柳镇全面推行“一核五创”工作机制,以党建促振兴,将组织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从“党建引领、人才创兴、产业创强、生态创优、治理创佳、群众创富”六个方面精准发力,做乡村振兴之路上的合格“赶考人”。

    党建引领,建强组织核心。聚焦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积极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会等理论宣讲5场30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镇村干部“夜学小课堂”。全力推动星级党支部创建,认真履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深入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建好用好“镇为民服务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党群连心驿站”三级党建阵地,在基层党建阵地上努力实现“质·量”双覆盖,全力打通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达标创优,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创兴人才,提供智力支撑。常态化开展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突出政治素质、年龄性别结构和学历等要求,采取自愿报、群众推等方式,着重把优秀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定期学、定人带、定岗炼”三定措施,加强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围绕镇域内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开展人才回引工程,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在政策、项目指导等方面适当倾斜,搭建合作发展平台。

    创强产业,助力经济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明确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第一责任人。立足滁菊源产地这一地理特色,通过村企联建强化滁菊主导产业,以“公司+农户”形式,带动周边农户恢复性生产滁菊,将滁菊生产基地、育苗基地、科普馆等联合打造成旅游以及青少年乡村振兴研学一体的基地。同时,指导各村认真谋划产业发展,扩大富硒稻、芡实、黄金梨等特色产业规模,做到“一村一产业”。

    创优生态,打造宜居乡村。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党员干部网格化机制,大力推进“微网格”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互融互动。结合党建、滁菊产业、文明家风等元素,打造特色乡村墙绘;结合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开展沿线村庄道路硬化、污水整治、垃圾清运、美化绿化等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带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创富群众,增进民生福祉。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发挥农田效益最大化。结合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闲置农房、建筑等资源,通过民宿入股等方式,增加群众多元收入。立足村(社区)发展实际,全面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在乡村振兴中的促进作用,紧扣群众的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用活道路维护、林木看护、保洁绿化、河道巡护员等6类公共服务岗位。积极培育农业新型主体,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家庭农场4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1个,区级以上8个,不断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创佳治理,推动乡风文明。积极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组织镇、村退休及在职党员组成村(社区)服务团队,抓治理、助发展。深入实施“四议两公开”,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搭建“村民议事亭”“红色驿站”“银杏讲坛”等议事交流平台。深化优良“家风文化”营造,通过乡贤带动,群众全面参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营造良好的向上向善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