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镇“四突出”打造党员教育“四色课堂”

    发布时间:2023-05-09 10:59
    【字体:打印

    近年来,大柳镇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以“四色”课堂助推党员教育“活”起来、“实”起来,有效解决党员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等问题,着力构建党员教育新格局,推动教育管理深入人心、常态长效。

    突出铸魂聚力,打造“红色教育课堂”。抓好红色资源挖掘,围绕红色纪念地场馆建设、红色研学路线开发精品路线,以大柳镇党性教育馆为中心,对周边沿线村进行“红色主题”连片打造,采用文化广场、步道、长廊、“议事亭”“党群连心驿站”等形式,分批打造不少于26个实体“红细胞”,通过举办“重走红色路线”“重温入党誓词”“一老一少讲红色故事”等活动,厚植红色文化于每一个党员心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群连心驿站、农家书屋,设置“红色阅读区”,积极打造红色精品课堂,为党员教育“补钙壮骨”。依托镇域5个远程教育站点,利用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看《榜样》《优秀党员电教片》《党课开讲啦》等系列党员教育节目30余次,扩大党员教育“传播面”。

    突出示范引领,打造“金色致富课堂”。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以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产增收为重点,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滁菊、富硒稻、鸡头果、黄金梨、香菇等产业基地7个,联合滁菊生产基地、育苗基地、科普馆等打造成旅游以及青少年乡村振兴研学一体的基地。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23家、家庭农场43家、电商平台30家,其中,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获评安徽省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镇,并将产业示范点建设成为农村党员现场教学点,通过组织农村党员实地观摩、现场交流,学习前景广阔的产业经营模式,因地制宜拓宽发展思路。同时,在产业示范点的引领下,积极发挥“龙头带产业、基地连农户”的辐射效应,扩大产业规模,健全产业链条,实现了种植富硒稻5000亩、富硒梨1200亩、有机茶300亩、薄壳山核桃2000亩、滁菊1600亩、芡实1200亩。截至一季度,全镇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80万元。

    突出探索创新,打造“绿色实践课堂”。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划分全镇74个村民组为26个“党建网格”,探索建立“1+5+N”党员联户工作机制。联户党员通过亮身份、明职责、优服务,积极行动争当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美丽乡村守护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排忧解难服务员,常态化开展“访民情、研实情、解愁盼”的敲门行动,做实做细上级政策解答、民生诉求收集、矛盾纠纷化解、重点工作发动、文明新风倡导等工作。深化落实“党员联户+重点工作”机制,以产业振兴、网格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为切入点,从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创新“1+1”或“N+1”结对帮扶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生活帮扶、医疗健康指导、心理关怀陪护等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截至目前,该镇80户党员中心户辐射带动党员306名,联系服务群众2845户、5800余人,收集民情民意330余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100余个。

    突出杜渐防萌,打造“蓝色警示课堂”。充分运用周边地区查办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常鸣廉政警钟;镇纪委把清廉课堂搬到队组院落、田间地头,组织广大党员学习受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以正面教育、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形式,切实增强党员同志廉洁自律意识。同时,将清廉元素与大柳镇独有的山水人文景观相融合,特别是将辖区内的清廉地标和新四军旧址等红色遗存相贯通,串珠成链打造清风廉旅线路,党员干部通过听讲解、观展陈、看视频、览实物,了解大柳镇的清廉史,感受清廉之风,筑牢思想防线。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专题警示教育会议8次,发送廉政短信千余人次,组织200余名党员干部到大柳镇党性教育馆接受廉政教育,集中观看《无法“补偿”的自由》《问剑破局》等警示教育片15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