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区扎实兜牢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底线

    发布时间:2023-02-21 08:08
    【字体:打印

    近年来,南谯区始终秉持“民生为民、民生爱民”工作理念,多措并举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坚决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努力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变困难群众“找政策”为干部上门“送温暖”,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党员干部分组包片下沉镇(街道)入户对孤寡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低收入家庭及重病重残等重点对象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分类建立台账,录入低收入人群信息库,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联合区直相关部门,通过统筹协调、数据交换,针对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种情况进行精准识别,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措施,分类施策、精准救助,不断增强社会救助和保障力度。截至目前,监测低收入人口5406人,转介服务2230起,2022年度新增纳入低保、特困系统救助保障124户211人。

    加强救助政策保障。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救尽救”原则,通过“查、访、问、核”等方法,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分A、B、C三类,及时纳入低保予以保障,对不符合条件的坚持予以清退。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农村低保1600户2699人、城镇低保456户660人;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809人、城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634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深化困难群体关爱。重点走访低保户、特困供养户、困难残疾人、困境儿童、三留守人员等困难对象,全面掌握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加大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保边缘户纳入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通过纳入低保、困境儿童、临时救助等措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面对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开通“救急难”互助社通道,启动“一事一议”等方式加大救助力度,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截至目前,我区困难残疾人生活保障受助人数4303人,重度残疾人护理保障受助人数2670人,2022年全区发放“两残”保障财政资金813万;通过临时救助渠道受助290人次,财政保障资金支出62.47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惠及36人,财政保障资金支出51.096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