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要闻

南谯区:打造岭上“风景道” 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06 08:15 来源:安徽省乡村振兴局 阅读次数: 字体:【  

作为农业大区、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的核心区,滁州市南谯区依托醉美茶香风景环线、产旅融合示范带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带,重点建设江淮风水岭风景道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佳、百姓富的岭上“风景道”,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坚持高站位谋划。制定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推进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和江淮风景道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体推进规划,明确“区域集中连片、项目集成整合、整村全域推进”总体思路和“一环两带示范区”建设布局。全线涉及4镇18村,耕地面积15.32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17万亩,今年新建3.4万亩,2023-2025年提质改造10.76万亩,实现高标准农田覆盖耕地总面积逾90%。

促进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互联网、农业+品牌“四大行动”,着力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探索“特色镇+风景道+高标准农田”发展模式,推进田园变公园,吸引社会资本落地,盘活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撬动社会资金6.3亿元。成功打造井楠民宿、悠兰山蓝莓园等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消费新场景,今年已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2亿元。

深度挖掘本地资源,创新特色产业发展

打造“一县一特”产业链。重点围绕“菊、茶、菇”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稳定1500亩滁菊种植面积,建设“一平台”(电商平台)、“两基地”(育苗基地和种植示范基地),获评“滁菊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滁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西涧春雪”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利用为重点,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建设高质高效机采示范基地。制定并发布滁菊、茶叶等国家、地方标准14项,拥有“三品一标”品牌认证产品94个。聚力“一县一特”产业发展,建设年产3000万棒的食用菌智速培育示范园区,推动食用菌种植突破1000万棒,产值突破10亿元。围绕农产品初加工,打造乐禾食品科技产业园。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黄泥岗食品产业园,做大做强佳茂、留香阁、徽食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农产品流通,打造西商冷链物流园、道耳电商农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

“铺”就农旅融合致富路。依托“江淮岭脊线”,围绕滁菊、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优化路网体系,打造休闲农业旅游优势产业,实现示范区旅游道路全覆盖。利用示范区内现有道路,新建国家健康登山步道48公里。在内循环道路节点新建一批服务驿站,完善包括形象标识牌、总导览图、方向指示牌、景物介绍牌、服务设施牌、警示关怀牌等旅游标识标牌,实现景区、景点、产业串点成线。今年以来,全区吸引游客超9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2亿元。积极推进创业优惠政策落地,将监测对象和农村创业群体纳入创业重点扶持范围,支持“企业+困难群众”“合作社+困难群众”等形式创业,积极发挥创业贷款扶持能人创业,带动困难群众增收。今年以来,共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吸纳困难群众的实体发放创业贷款480万元,带动周边困难群众就业52人,实现监测对象人均增收1000余元。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共建共享美丽“风景道”

加强基础建设。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南谯段全线贯通,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0.3公里,实施农村道路养护74.9公里。完成覆盖8.8万户的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工程、农村电网23个台区改造工程、2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700户农村户厕改造。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完成6个重点自然村庄整治提升改造,完成大柳镇华严庵村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和章广镇元松村大塘省级中心村建设,大柳镇获评首批省特色旅游名镇。全覆盖排查农村群众房屋安全,今年以来共鉴定205户,其中监测对象34户,对C、D级房屋下发整改交办单并完成整改,切实保障群众住房安全。

推进乡村建设。通过麻栎规模化种植,使滁城近郊2万亩安山岩、紫砂岩披上“绿”装,实现“荒山披绿石生金”,破解石质荒山绿化难题,形成以麻栎木炭、食用菌、柞蚕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种植面积突破35万亩,带动就业1.2万人,受益人口10.5万人,麻栎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今年1月,南谯麻栎产业示范园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强化农村区域生活垃圾治理,选取8个村推行“农村物业”管理试点,区镇财政每年投入144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

完善乡村治理。抓实党建引领乡村网格治理,健全完善区镇村三级联动工作体系,把党建引领乡村网格治理纳入基层党(工)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划分基层微网格1533个,推进社会治理力量下沉。完善镇、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镇级工作站9个、村级工作室87个。积极推行“村民来说事”“文明实践积分”“互联网+”等群众参与治理模式。

(安徽省乡村振兴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