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南谯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1-08 15:31 来源:南谯区 阅读次数: 字体:【  

关于印发《南谯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滁州高教科创管理服务中心,南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南谯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责任单位按照方案要求,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3

 

 

 

 

南谯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方案》(皖政办〔202013)精神,实施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政务服务,打造亭满意 谯头堡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推动我区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系统、高效、稳定提升,结合南谯实际,特制定以下行动方案:

一、全流程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1.拓展一网通办服务功能。针对企业群众关注度高、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办理事项,重构办事流程和业务流程,实现一事一地一窗办理,梳理形成一批全区通办事项清单。(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

2.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联动。加强数据资源共享与业务应用协同,加快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实体一体化融合进程。重点推动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围绕企业重点高频办事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互动操作界面,支撑线上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应用系统、各类型自助办事终端,与线下区内行政审批综合窗口、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业务事项办理流程的一体融合。(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

3.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继续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扩大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覆盖面,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广应用政务服务APP、自助一体机、各类小程序,丰富办事渠道。(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

4.加快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在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商业银行等服务领域加快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推进企业开办类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推动更多涉企事项跨省通办(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资源局、各相关单位)

5.全面推进企业开办注销一站办结实现开办企业一表申请、一窗发放、1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面推行开办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银行预约开户等全流程网上申请和办理,全面落实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服务。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探索实行企业住所申报承诺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资源局、区税务局、区财政局)

简化企业注销程序。建立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将企业注销、税务注销、社保注销纳入一网通办。全面梳理企业注销流程、条件时限、材料规范等信息,实现申请人各环节流程、进度可查询。对于适用简易程序注销的企业,即到即办;对于适用一般程序注销的企业,将承诺办结时间压缩至法定期限60%之内。(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资源局、区税务局、区人社局)

6.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扩大覆盖面。对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按证照分离模式,推动实行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分类管理,实现照后减证准入”“准营同步提速。(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资源局)

7.提高建设工程许可办理效率质量。政府投资房建类,由120个工作日压缩为75个工作日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线性工程类),由80个工作日压缩为60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由75个工作日压缩为60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的社会投资项目,由55个工作日压缩为18个工作日工业项目类,由40个工作日压缩为26个工作日。(责任单位:区住建交通局)

探索研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分城市更新类、新建类、设施设备的安装维护及加固类等3类项目对符合清单内容的项目可不再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既有建筑需改变使用功能的,探索实施正、负面清单管理。(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谯分局)

推动施工图审查改革。明确小型民用建筑、中小型厂房、市政工程(除桥梁、隧道)、专项工程等符合规定条件的项目免于施工图审查,实行免于施工图审查项目自审承诺制、信用管理联动机制。(责任单位:区住建交通局、区数据资源局)

8.推行建设项目预审制度。本着高效运行、内部运作、有效期限三个原则,对未供地但建设内容相对确定的招商引资工业项目,经预审认定后,视同该项目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待项目建设主体取得土地使用权且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再将预审文书转为正式审批文件的一种创新审批模式,促使投资项目更早落地、更早开工、更早投产,拿地即开工。(责任单位:区投促局、各相关单位

9.推进企业纳税集成智能办理。明确全程网上办”“最多跑一次清单,纳税人在各办税服务厅一厅通办所有涉税业务,实现纳税人年纳税次数平均不超过6次,企业年平均纳税时间缩短至100小时。(责任单位:区税务局)

优化办税流程。完善电子税务局功能,开发网上更正申报和补缴税款,提升电子税务局申报缴税智能化服务水平,申报数据由系统自动代入,税款自动计算扣除。拓展不见面服务覆盖范围,支持多渠道缴税,推动一般退抵税全程网上办。进一步便捷发票业务,推广电子发票,全面推行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探索推行纳税人网上解锁报税盘。(责任单位:区税务局)

压缩退税办理时间。出口退税申报、审核、审批、退库全流程实现无纸化,出口退税一类纳税人申报退税办理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二类、三类纳税人不超过5个工作日。(责任单位:区税务局)

10.保障透明高效的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依托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收费不见面,拓展不见面开标,实现政府采购货物、服务和工程类项目的全流程电子化、透明化。(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财政局)

完善政府采购流程。依托市级平台,落实供应商公平待遇,优化投标保证金收取及退还,鼓励采购人免收履约保证金或降低缴纳比例。支持供应商以银行保函、保证保险代替履约保证金,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财政局)

持续开展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清除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全面清理现行涉及工程项目招投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落实《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等工程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加强招投标领域监管,依法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行为,严肃查处排斥和限制潜在投标人的行为。(责任单位:区发改委)

11.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检查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事项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方式进行。针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个检查事项,合并或纳入跨部门联合抽查范围。(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加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市场主体信用等级科学抽查检查机制,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知识产权、民办教育培训、文化执法等领域,试行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各相关单位)

12.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清理各类不合理管理措施。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重点围绕在线新零售、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鼓励相关市场主体先行先试。(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

一、全要素加强营商环境保障

13.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体系。对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适时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立、改、废、释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鼓励在法治框架内开展先行先试。(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司法局)

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建立政策措施抽查检查、举报处理回应和重大政策会审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区政府部门绩效考评。设立公平竞争审查办公室,对涉及市场经营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实施直接审查。严厉打击职业索赔人恶意索赔、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市场公平竞争。(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14.鼓励企业自有低效用地再开发。符合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及不改变工业用途的前提下,支持土地使用者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差额;对利用存量土地、房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互联网+新产业新业态的,可实行过渡期政策。过渡期满,根据企业发展业态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是否另行办理用地手续事宜。(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谯分局)

15.提升企业用电获取便利度。业扩业务限时办结,依托阳光业扩平台,实现全流程监测和预警,健全业务催办、督办机制,采取系统预警、短信提醒、工单督办等方式,严格管控办电时间。对未实行三零服务的低压非居民用户、高压单电源用户、高压双电源用户的合计办理时间分别压减至6个、22个、32个工作日以内。2022年底,低压小微企业全环节办电时间压减至15个工作日内。(责任单位:城郊供电公司)

16.拓宽人才引育渠道。建立人才招引机制,针对各种类型人才落户南谯,在南谯工作、就业、购房,制定补贴政策。做好招引人才服务工作,梳理人才服务流程,形成工作手册,对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人才引得进,更能留得住。(责任单位:区人才办、区人社局

制定奖补政策,鼓励支持企业从高校院所选聘高层次科技人才担任科技顾问,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技术需求研发、推进研发机构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培养人才团队、完善企业创新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责任单位:区人才办、区科技局)

17.优化企业用工服务。全面实施用工登记备案与职工社会保险申报业务统一经办、联动管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做到即时办结。推广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进一步减证便企,优化企业申请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推行告知承诺,减少办事材料,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企业可自行选择线上或线下方式提交申请材料和承诺书,审批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数据资源局)

优化失业保险费返还经办服务流程,免除企业书面确认程序,实施全程网办。对中小微企业实施免申即享,免除企业申报程序,返还资金按失业保险缴费渠道直接拨付企业。依托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推广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免申即享(责任单位:区人社局)

三、全方位覆盖营商环境提升

18.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企业水平。开展法企同行活动,组建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组,帮助重点企业进行无偿法治体检,实现企业常态化法律服务全覆盖。(责任单位:区司法局)

加强普法宣传。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诚信经营、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等为重点,开展以案释法活动。依托南谯区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南谯FM98.3广播等平台开展企业法治宣传,提供优质高效的普法产品。(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各执法单位)

19.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度。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推行免罚清单制度,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违法违规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程度不大的,推广运用说服教育、督促改正、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手段,依法免予行政处罚,严防执法一刀切现象。(责任单位: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办公室、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等有关执法单位)

严格实行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阳光执法,深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全程实时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各执法单位)

20.规范涉企案件办理。优化受理、立案、羁押、侦查、案后沟通及救济全流程,精准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探索对涉嫌犯罪的企业家、高管、技术核心骨干审慎采用羁押性强制措施。依法规范适用不起诉权,探索起诉必要性审查,严格审查行为有无实质危害性。(责任单位:南谯公安分局、区检察院)

提升商事案件审理效率。探索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严格规范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工作流程,缩短办案周期。严格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和要求,探索适用独任制程序审理已转为普通程序的商事案件,依法及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原则上标的额五万以下的小额诉讼案件2个月审结,一审案件4个月审结。因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在穷尽送达手续后应尽快进行公告送达,案件需在6个月审结。需要多次开庭的案件,两次开庭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个月,实现简案快审、普案细审、繁案精审。(责任单位:区法院)

鼓励和引导商事主体当事人优先选择商会调解组织、人民调解等非诉途径解决纠纷。经双方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当事人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裁定进行司法确认。(责任单位:区法院、区司法局)

21.加大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配合滁州市建立市专利执法专家库,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提升南谯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实施专利领域严重失信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我区知识产权专员队伍建设,加快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22.完善合同执行促进机制。提升执行合同质效,依法促进市场交易,最大限度尊重当事人关于合同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的约定,严格审查合同纠纷中的解除条件,依法审慎判断。存在违约情形的合同,依法保障守约方的合同权益;依法支持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保障守约方的合同权利。(责任单位:区法院)

建立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持续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增强执行威慑力,提升合同自动履行率。推动执行模式数字化转型,深化执行联动、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合同执行效率、效果,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达到90%以上,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合格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区法院)

23.提升破产办理质效。实施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压缩审理期限。对无产可破的简易案件和执转破案件,推动简案快审;对疑难破产案件创新审判方法,推动繁案精审。加强破产案件审限管控,简单破产案件原则上在6个月内审结,其中无产可破等破产案件审限控制在3个月内;普通破产案件原则上2年内审结,特殊情况延长至3年。加大2年以上未结案件清结力度,做到应清尽清、应结尽结(责任单位:区法院)

建立健全破产案件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协调机制,推动不动产、特殊动产、设备、银行存款、车辆、股权及其他财产权利登记系统在破产审判中的应用,加快破产案件办理进程。在企业破产程序中,依法协调解决社会稳定、经费保障、信用修复、企业注销等问题。大力培育破产管理人队伍,探索并完善破产预重整、和解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区法院、区司法局、各相关单位)

24.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构建信用服务总入口,完善智慧信用功能,实现信用报告查询、信用业务咨询、政策推送、失信行为修复、线上培训等一体化服务。积极参与推进长三角地区信用标准互认、跨地区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联动奖惩。(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各相关单位)

拓展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扩大面向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共享通道,整合接入自然人和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基础数据。健全全区统一的信用信息联动共享体系,将信用承诺、信用审查和信用信息查询等应用嵌入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等业务流程,实现信用联合奖惩一张单。完善以信用承诺为基础、信用产品为工具、信用管理为手段的新型企业服务模式,推进市场主体相关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各相关单位)

25.支持和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开展线上线下免费信用修复培训,指导帮助符合政策条件并有修复意愿的企业100%进行信用修复。对一般违法行为,主动纠正、消除不良影响的,经申请撤销公示,不纳入信用联合惩戒范围。(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各相关单位)

26.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把各级政府部门兑现政策、履行承诺、执行联合信用奖惩情况纳入政务诚信考核内容。在环保、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税务、价格、交通运输、文明交通、财政等重点领域,落实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在部门业务流程中的查询与应用,提高政务公信力。(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发改委、各相关单位)

27.开展企业帮扶行动。完善项目帮扶机制,组织成立帮助就学工作组”“帮助就医工作组,帮助重点企业高管、股东、突出贡献员工解决子女就学、就医问题。(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教体局、区卫健委

28.成立政策找企业工作小组。打破企业找政策的传统模式,由工作小组将企业所需政策汇总,送政策入企业,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29.建立二号业主制度。为新落地项目配备二号业主,从项目落地平台选择一名熟悉业务的同志,全流程帮助企业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同时加强帮扶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加强工作考核,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干部。(责任单位:区投促局、区数据资源局、各落地平台)

四、全天候做好营商环境服务

30.切实做好安商稳商工作。建立企业家座谈会制度,每季度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梳理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全力支持企业增产增效。(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聘请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优秀企业家担任区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和各职能部门行风监督员。(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

加强对企业家荣誉激励。定期选树南谯区突出贡献企业家、南谯区创业成绩突出青年等先进典型,符合条件的人员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责任单位: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工商联)

建立双向联系人制度。明确帮扶单位、企业联系人,建立服务企业工作群,构建实时沟通交流渠道,及时有效获取企业需求,精准推送用工服务信息及惠企政策。(责任单位:区经信局)

31.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研究制定企业家参与涉企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工作规范,分类听取企业家、行业商会协会的意见建议,建立企业家诉求反映的受理、处置、反馈机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责任单位:区工商联、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商务局)

32.提供优质政务服务。升级改造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名称标识,明确场所面积、服务内容,完善功能布局、配套设施,同时做好与相关单位对接,引进自助终端设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

33.强化公共安全服务。加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指导企业完善安全生产各类制度,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隐患。在全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等高危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应用,对入选项目给予适当补助。为企业清除安全隐患提供服务,鼓励企业自行查出安全生产隐患并自纠。加强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安全应急情况的监测、预警和处置,做好各类应急保障。(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卫健委、区住建交通局)

34.深入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将因汛情、疫情等受灾企业纳入联系包保企业名单重点帮扶。对重点联系包保企业一企一策实施特惠性帮扶,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重普惠性支持,帮助企业解决产业链供应链断供、租金税费、用工社保等方面实际困难。(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经信局、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统筹全员凝聚营商环境合力

35.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区相关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区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加大对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责任单位:区政府办)

36.强化责任协同。各镇(街道)、各部门承担属地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优化营商环境有关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或提出政策建议,形成工作合力。聚焦办事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细化具体推进方案。按照有对比、可检查、图表化的要求,及时梳理政策口径、典型案例和核验数据,提升市场主体感受度和满意度。(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各镇(街道)、区各有关部门)

37.完善考核评估。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鼓励各镇(街道)、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行动,打造各具特色的亮点工作,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新经验、新做法,对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在全区复制推广。适时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全区优化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分析。(责任单位:区政府办)

38.深化宣传推介。运用南谯区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区属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各类政策信息。开展针对投资者和企业的政策宣传,精准推送,提高政策可及性和覆盖面。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及时推介南谯区营商环境特色优势,加大全区营商环境改革成果和正面案例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责任单位:区融媒体中心)

(南谯区信息公开站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