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8-01 09:11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 阅读次数: 字体:【   分享到:
南谯区位于皖东中部,地处江淮之间。东经117°50′至118°30′,北纬32°05′至32°36′,为滁州市郊区,环抱市区四周。东交来安县,西接定远、肥东两县,南邻全椒县,北倚明光市,东南与南京市浦口区隔滁河相望,在滁城周边的乡镇与琅琊区相连。区政府驻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大同路以西,双郢路以东,法华路以北,距省会合肥陆路149公里,距江苏省会南京市56公里,为南京1小时都市圈范围。南谯区地形全貌为丘陵地,自西北向东西倾斜,西、西北和西南属山区,约占52%,最高点是大柳镇的“北将军”山,海拔为399.3米,是全市最高峰。北部、东部、南部起伏较小,属丘陵缓坡地带,约占43%,东南圩区地势较低,约占5%。区境内有滁河、清流河,大沙河、小沙河等河流,中小型水库190余座,其中沙河集水库(姑山湖)为安徽省十大水库之一,有效灌溉面积38.4万亩。
南谯属江淮丘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低山、丘陵、缓丘、岗地、沿河平畈(圩区)5种基本地貌。西部、西北部为低山丘陵,标高一般300米左右,其中皇甫山北将军峰海拔399.2米,为滁州市制高点。东北部有清流河、沙河流贯其中,两岸丘陵岗地起伏;东南部滁河环绕,地势开阔平坦,素称“鱼米之乡”。
西北部的皇甫山、磨盘山构成长江、淮河分水岭,境内水系分江、淮两部分。其中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约119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93.7%;淮河水系流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占6.3%。
南谯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为220天),雨热同季,雨量适中,1993至2005年,年均降水1018.6毫米。
区境土壤主要有水稻土、潮土、黄粽壤、石灰(岩)土和紫色土5大类11个亚类,37个土属81个土种。
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锰、铜、钒、锗、石煤、白云石、铸型砂、磷、石灰岩、黄砂、麦饭石、陶土、火山石矿、绢云母等10多种。
动植物资源丰富,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鹤、鸳鸯、白顶长尾雉等11种,列为省级保护动物的有小灵猫、獐、鹭鸟等26种。野生药材有丹参、桔梗、田三七、车前草等数百种。乔灌木83科187属500余种,天然次生林、人工林、针叶林、阔叶林相交错,2015年森林覆盖率39.2%。
旅游资源有古清流关、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天峰度假村、红花湖、二郎湖、彩云洞和中共苏皖省委旧址等。
境内不少土特产品远近驰名。低山丘陵区盛产的滁菊,为全国四大名菊(滁菊、杭菊、徽菊、亳菊)之首,清代列为贡品,又有“滁州贡菊”之称。1999年滁菊研究所成立之后,研制的“金玉”牌滁菊系列产品,先后获“安徽省十大名牌农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皇甫山弥陀寺一带出产明代就列为贡品的“南谯贡茶”,在新中国建立后受到重视。1958年境内建立施集茶场,1970年之后章广、花山、张浦郢等公社相继开辟茶园。2015年全区茶园面积3万亩。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名优茶生产开发,1992年“西涧春雪”、“西涧雪芽”获省级名茶称号,施集“毛峰”、“烘青”等品牌先后获地方名优茶称号。久负盛名的张浦郢小磨麻油(注册“丰乐”牌商标),被评为省优产品,远销上海、南京、山东等地。有“苗木之乡”美誉的黄圩、汪郢等乡种植的雪松、广玉兰、蜀桧等风景苗木销往省内外。章广镇的麦饭石花生米粒饱满,品质优良,20世纪50年代曾远销东南亚。南谯还先后被列入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产粮大县与国家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等。当地稻谷加工生产的“绿神”、“谷宝”牌灿米、杂交稻米系列产品和“绿一”牌优质米,2001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2年“绿一”优质米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放心粮油”荣誉称号。“绿神”、“谷宝”“绿一”等产品销往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并出口日本、印度尼西亚、古巴等国家和地区。